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瓜果类蔬菜 > 葫芦

观赏葫芦及栽培技术

编辑作者:元骞振 日期:2021-10-01 22:37:29 点击: 本文标签:葫芦栽培技术观赏

  观赏葫芦 观赏葫芦属葫芦科瓠瓜属,原产热带,只作观赏,不能食用。

  1.主要品种及特征特性

  (1)小葫芦。根系不发达,蔓性草本,具柔软茸毛,茎横切面三角形或五角形,叶片小,深缺刻近似圆形,花为白色。以子蔓和孙蔓结果为主,果实葫芦形,横径4-5厘米,长度不超过10厘米。嫩果有茸毛,成熟果光滑无毛,外皮坚硬。

  (2)长柄葫芦。根系发达,为肉质根,茎节着地容易产生不定根;蔓长8-10米,子蔓多,生长势极旺盛。叶较大,浅缺刻近似圆形。花白色,单生,在傍晚时盛开,子蔓和孙蔓结果为主。果实有一条细长的柄,长约40-50厘米,长柄葫芦下部似一个圆球体,横径14-20厘米。皮色以青绿为主,间有白色斑,老熟果外皮坚硬。种子褐色,长约1.5厘米,横径约0.7厘米,底部有2个小突起,两面具二条白色的突起线和小沟。

  (3)鹤首葫芦。鹤首葫芦下部似一个球体,表面有明显的棱线突起,表皮墨绿色.其余与长柄葫芦相似。

  2.栽培技术要点

  (1)播种育苗 观赏葫芦适应性很强,对土壤、气温要求不高,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℃~25℃,为了延长观赏期,一般采用保护地栽培。播种使用的泥土要疏松保肥保水。充分搅拌均匀,装入播种盘中,装满后用手抹平,浇透水备用。 播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,一般以条播较多,将种子*朝下一一插入播种盘中,行距5厘米,粒距3~5厘米左右,播完后覆土1~1.5厘米,盖上稻草、保湿,浇水2~3次,以免出苗不齐。种子发芽适温为30℃~35℃,覆盖塑料薄膜保温、保湿,有利于种子的萌发。7、8月播种,这时气温较高,需盖遮阳网,降温育苗。一般播种3~4天后,种子开始发芽出土,及时揭去塑料薄膜,去掉夹在子叶上未脱落的种壳。育苗过程尽量控制浇水,防止小苗徒长。经过7~10天,子叶完全张开,即可移植到营养钵中。 营养钵的培养土要求无病菌、疏松肥沃,筛去石子、粗粒土,装入直径12厘米的营养钵中,摆放整齐,浇透水。将小苗轻轻从播种盘中取出,移栽到营养钵中,栽植不宜过深,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。栽后浇透水,覆盖遮阳网。小苗阶段要注意保湿,同时喷药,用恶霉灵3000~4000倍液喷洒,防止小苗烂根和烂秧。喷洒10%吡虫啉2000倍液,每周*,预防蚜虫危害。当小苗的叶片相互接触时,移动营养钵,增加间距,避免徒长。

  (2)定植 观赏葫芦对土壤的适应性广,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,但不能有积水。种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、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。栽植前深翻土面30厘米,翻耕碎上,耙平地面。由于观赏葫芦生长期长,耐肥力强,因此要*性施足基肥,一般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,过磷酸钙50公斤,草木灰150公斤做底肥。 当营养钵中的幼苗生长到4~6片真叶时就可定植,定植选在晴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进行。将幼苗从营养钵中带土取出,避免伤及根部。在畦面挖穴,每穴种1株,株距0.5~1.5米。栽完后浇定根水,缓苗阶段不通风,春季栽培,要搭小拱棚以提高温度,使幼苗早生根,早缓苗。白天棚温应保持25℃~30℃,夜间18℃~20℃,晴天中午当棚温超过30℃时,打开大棚两边的裙膜进行通风。3天后这时已缓苗,可以去除小拱棚。白天大棚温度控制在20℃~25℃,夜间12℃~15℃,促进植株根系发育。

  (3)肥水管理 观赏葫芦结果多,需肥量较大,前期主要施氮肥,开花结果期则多施磷、钾肥。定植后要及时施一些肥料,以腐熟的饼肥或三元复合肥为主。在抽蔓上架前,进行*追肥,追肥*在植株根部周围,挖穴施入或直接撒施在表土上,每亩施肥量20公斤,为结瓜打下营养基础。当瓜长到直径有3、4厘米时,再进行第二次追肥。在根部周围20厘米处挖穴,每亩施30公斤,促进瓜果的膨大。 观赏葫芦各生长阶段对水分需要量不同,定植后浇*缓苗水,促进缓苗。缓苗后到坐瓜前要控制浇水。在农业园区,为了便于管理和节约用水,一般采用滴灌,将塑料管铺设在植株边上,水直接从软管微孔流出,渗入植株根际周围的土中,既满足植株水分要求,又不会因为浇水而降低地温,浇水量也容易控制。开花期一般不浇水,促使顺利坐果,坐果后,在结瓜盛期要浇足水,以保证果实充分生长发育。葫芦浇水一般也遵循“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”的原则。水分不足时,葫芦生长不良,但土壤湿度过大对生长也不利,容易产生根腐。

版权声明:

1、本网站发布的内容《观赏葫芦及栽培技术》为网友原创或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2、本网站内容/文章《观赏葫芦及栽培技术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3、如果用户上传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删除

猜你喜欢